
新聞資訊
打造公司的核心競爭力,成就專業的行業品牌,提供有價值的行業服務。
工業氣體作為現代工業不可或缺的能源與原料,廣泛應用于焊接、切割、醫療、電子制造等領域。然而,其高壓、易燃、有毒等特性也使其成為潛在的安全風險源。規范工業氣體的使用操作,不僅關乎生產效率,更直接關系到人員生命與財產安全。本文結合國家標準與行業實踐,梳理工業氣體的安全使用要點,為從業者提供參考。
一、明確分類,規范存儲
工業氣體按性質可分為劇毒氣體(如氯氣)、易燃氣體(如乙炔)、助燃氣體(如氧氣)和不燃氣體(如氮氣)。存儲時需嚴格區分,遵循“分類、分庫存放”原則:
1. 氣瓶應存放于通風良好、遠離火源與熱源的獨立庫房,避免陽光直射;
2. 乙炔瓶、氧氣瓶等必須直立固定,配備防震圈和瓶帽,防止傾倒或碰撞;
3. 不同性質氣瓶間保持安全距離(如氧氣與乙炔瓶至少間隔5米),嚴禁混放;
4. 設置醒目警示標識,并定期巡檢瓶體狀態,確保無泄漏、腐蝕等問題。
二、使用前檢查,確保設備合規
操作前需完成以下檢查:
1. 確認氣瓶有效期及檢驗鋼印,杜絕使用超期或不合格氣瓶;
2. 檢查減壓閥、壓力表、膠管等附件是否完好,膠管需專用且定期更換;
3. 連接管路時,嚴禁油脂接觸氧氣系統,避免引發燃燒;
4. 開啟氣瓶閥門應緩慢,防止氣流沖擊損壞設備或引發危險。
三、規范操作流程,防范風險
使用過程中需遵循“安全優先,規范操作”:
1. 保持氣瓶余壓(如氧氣瓶不低于0.2MPa),避免空氣倒灌引發爆炸;
2. 可燃氣體管道需安裝阻火器,乙炔瓶使用時應配置防回火裝置;
3. 焊接作業時,確保氣瓶與明火間距≥10米,氧氣與乙炔瓶間距≥5米;
4. 嚴禁滾動、拋擲氣瓶,搬運時使用專用推車并固定;
5. 作業結束后及時關閉閥門,清理現場,確保無殘留風險。
四、應急處理與事故預防
1. 發現泄漏立即停止作業,將氣瓶移至安全區域,并通知專業人員處理;
2. 若發生泄漏火災,優先切斷氣源,使用干粉滅火器撲救,嚴禁直接用水撲滅可燃氣體火災;
3. 定期開展應急演練,培訓操作人員掌握泄漏封堵、急救等技能;
4. 通過案例學習(如硫化氫泄漏致死事故)強化風險意識,杜絕違章操作。
五、構建安全文化,落實責任
企業需建立氣體安全管理制度,明確責任人,定期維護設備并記錄;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,遵守安全規程;引入智能監測系統(如氣體泄漏報警裝置)提升風險管控能力。
工業氣體的安全使用是生產活動的底線。從業者需以“敬畏之心”對待每一瓶氣體,嚴格執行規范,將安全意識融入每個操作細節。唯有如此,方能真正實現“安全零事故,效益穩增長”的雙贏目標。

咨詢熱線
17371457003
17371457003

微信咨詢

微信咨詢

返回頂部